English

人类生存活动的“张力网”

1999-02-26 来源:光明日报 高清海 我有话说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生存于大自然,要生存就不能不脚踏实地、面向现实、深入实际、了解自然。这种面向实际的求实精神是人的本性,也就是科学精神的初始本源。然而,明显的事实又是,假如人类只懂得顺应自然,就永远不能成为人;如果人类只需要去适应现实,那就干脆做动物好了,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生命本能——像动物那样是最为便当、也最可靠不过的了。人之所以成为了人,就是因为人没有完全顺从大自然对人的安排,人又从来不安于既有的生存现状,始终对未来怀着憧憬期望,因而总是在那里追寻自己的“家园”。这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也是人的本性,而且应该说还是人之为人、人之区别于动物更为根本的规定。真正说来,所谓乌托邦精神,在本来的意义上也就是人类对超越现存状况的价值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

人类的理想,在自身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乌托邦的形态来表达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人类从动物脱胎出来不久,人的性质(本性)还处在生成过程之中,对人来说还是一种抽象化(非现实性)的、存在于遥远彼岸的、需要通过创造活动不断去实现的目标。发育尚未成熟的人只能以不成熟的形式去表达非现实的理想。乌托邦的原来涵义,就是子虚乌有。追求子虚乌有的存在,对人的生存发展会有作用吗?可以肯定地说:有作用。我们历史地去看,那时的人类正是靠着这种理想的信念和追求,才把自己不断从自然的限制中提升出来,从而走出原始的古代,来到发达的近代。人类的杰出思想家提出过许多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的理想;尽管它从来没有实现过,也永远不大可能实现,但却无可否认,它在引导人们超越现实情况,追求未来发展的历程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正像人类不能永远安于既存的现状一样,人类也不能始终生活于空幻的理想之中。在人类成长起来并有了改变现实的强大力量之后,乌托邦式的理想便再也无法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也就失去了它原来具有的意义。这时,人们就会转向求实的科学精神,批判宗教神秘主义,否定乌托邦空想主义,开创并发展了近代和现代的人类历史。当着人类品尝过现实的果实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过去,就仿佛刚刚从梦境中醒悟过来一样,所以从纯粹实证科学的观点来说,“乌托邦”就变成不过是醉心梦幻的一种贬义词。

这个历程其实也就是自从人类开始觉醒并试图追求人的生活之后,人类哲学发展历史的形象写照,只是我们不能认为它已经写完,人类的历史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人是两重性的存在,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也都具有两重性的效应。如果仅仅抱着乌托邦追求,那么就会使人游离现实、陷入梦幻;如果只讲究求实精神,事情也会走向反面:使人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利弊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引入幻想的东西,也不会给人以创造力;要深入客观实际,又免不了会令人目光短浅。人作为人的高明之处恰在这里:他最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在对立中去求取和谐,从两极的“张力”中汲取能量。就这一意义说,无论科学精神,还是乌托邦精神,都是人的需要,只有在二者对立统一的“张力网”中,人性才能得到张扬和发展。

然而人的两重本性却使人类历史总是在“之”字形中前进。人们抓住了对立面的这个方面,会忘却它的另一方面,而在另一方面突出之后,常常又会忽略这个方面。用哲学术语来说,这叫做“否定之否定”。这是人的固有本性:非得经过肯定、否定的发展阶段,方能进入对事物的全面把握。近代以来人们发展了科学精神,这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但由此却贬抑乃至否定了人的形而上学追求——乌托邦精神,这不能不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一点,在我们今日的国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从以往的梦境中好不容易地回到了现实,人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灌注于现实的生活,这种状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相反方面的因素予以补充,而这个任务显然应当由哲学来承担。所以,在今天重新提出探讨乌托邦精神的问题,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今天讲乌托邦精神不可能是简单地回归。我们之所以是不同于过去的现代人,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过去的历史,而历史是不会简单重复的,它的本性就是不断为自己开拓新的道路。为此,就需要总结历史,更新过去,创造未来。我们还是要有点乌托邦精神,才不至于落入目光短浅的爬虫生活,陷入没有希望的沙漠。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一种饱含价值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理想追求也会令人的生活走向反面,导致人类的巨大灾难。在这一意义上,西方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反乌托邦精神的论断,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肯定的和否定的两种经历,对于乌托邦精神问题,在今天就应当进入更为全面的认识阶段。诸如,究竟什么是乌托邦精神,它的生活基础和现实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人类不能失去这种精神;理想是一种高尚的追求,为什么也会异化,即并非必然给人带来福祉,有时反会导致灾难;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乌托邦精神的悖论,从而跳出乌托邦精神与反乌托邦精神的知性对立……这些问题都有必要深入研究,以便有个清醒的认识。

(作者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